中医:人生三宝“精、气、神”!
2024-06-28 来自: 南宁沈园科贸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22
人生三宝“精、气、神”
中医设备厂家为你介绍!人生三宝“精、气、神”!
“精、气、神”是萌生于先秦,成熟于秦汉,宋元后又备受医家、道家和养生家重视的关于生命功能特点的学说。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就谈到了“精”和“气”,强调与“道”一样,是一种难以直接把握,却又无处不在,时刻发挥作用的客观存在,开辟了“精、气、神”学说的先河。战国时期有人提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,认为“人之生也,天出其精,地出其形,合此以为人”,精神心理基此而派生。由于“精”和“气”概念类同,皆细微无形,又无处不在,后世通常理解为气。进入秦汉,《黄帝内经》赋予“精”以新的含义,提出“与生之来谓之精,两精相搏谓之神”,这一含义的“精”指藏在体内维系生命的各种精徽物质,它来源于父母,尔后又得脾胃运化水谷及五脏功能所生之精徽物质源源不断的充养,逐日见丰,藏之于肾。
“精、气、神”中的“气”,即中医通常所说的活力很强,而维持人体各项生命功能的“气”,鉴于其无形的特点,虽是客观存在,又往往通过各项显现出的功能活动才体现其存在,所以有时人们又将其视同为“功能”。
在医学上“神”的含义为人内在活动的外在综合显现,诸如“神色”、“望神”、“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”,悉体现了内在心理、生理、综合功能状况的外在表现,尤其指人体精神心理活动。
“精、气、神”学说探讨了生命过程中无形之物
(气),和有形躯体(精/形)与生命总体活动(神)的辩证关系。可概括为“精以气为源,气以精为体,气乃神之祖,精乃气之子”。故养生保健须注重惜精保气。保精措施多,惜精是关键,尤以节制性行为,减少生殖之精的耗竭为紧要。《黄帝内经》就极力反对“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”的放荡行为,认为这必将导致“半百而衰”。人身三宝是人生命之根本,“精”为生“气”之源,“气”为养“神”之所。聚精在于养气,养气在于存神。精旺气足,神活,可应万事;精气枯竭,神死,万事皆空。比如,民间练习气功,目的是祛病延年,强化“三宝”,通过保气、惜精、养神而通畅气血,延年yi寿。